政治抒情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政治抒情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
来到**公司也快两年了,正是在这里我开始踏上了社会,完成了自己从一个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有过欢笑,有过收获,也有过泪水和痛苦。公司平等的人际关系和开明的工作作风,一度让我有着找到了依靠的感觉,在这里我能开心的工作,开心的学习。然而工作上的毫无成熟感总让自己彷徨。记得胡总曾说过,工作上如果两年没起色就该往自己身上找原因了。或许这真是对的,由此我开始了思索,认真的思考。尽管我一思考,上帝便会发笑,但这笑带着一丝苦涩,思考的结果连自己都感到惊讶――或许自己并不适合软件开发这项工作。否定自己让自己很痛苦,然而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的,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自己喜欢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这一连串的问号一直让我沮丧,也让我萌发了辞职的念头,并且让我确定了这个念头。或许只有重新再跑到社会上去遭遇挫折,在不断打拼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定位,才是我人生的下一步选择。从小到大一直过得很顺,这曾让我骄傲,如今却让自己深深得痛苦,不能自拔,也许人真的要学会慢慢长大。
我也很清楚这时候向公司辞职于公司于自己都是一个考验,公司正值用人之际,__项目启动,所有的前续工作在公司上下极力重视下一步步推进。也正是考虑到公司今后在这个项目安排的合理性,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为了不让公司因我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我郑重向公司提出辞职。我想在项目还未正式启动开始之前,公司在项目安排上能做得更加合理和妥当。长痛不如短痛,或许这对公司对我都是一种解脱吧。
能为公司效力的日子不多了,我一定会把好自己最后一班岗,做好项目开始前的属于自己的所有工作,尽力让项目做到平衡过渡。
离开这个公司,离开这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同事,很舍不得,舍不得领导们的譐譐教诲,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
也愿公司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祝愿公司兴旺发达!
此致
敬礼!
申请人:___
[关键词]清热解毒法:痔瘘术后
笔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清热解毒法,对痔瘘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辨证施治,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清热解毒,润肠通便
1.1 适应症:术后肠燥便秘,伤口疼痛,或伴出血,舌苔黄燥,脉弦。
1.2 方药:五仁丸加减(炒槐花,炒地榆,生地,元参,当归,郁李仁,桃仁,柏子仁,火麻仁各 10g)。
肛肠术后患者常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排大便,或因手术的刺激造成排便反射功能暂时性失调,大便久积肠内,致经络受阻,热结肠燥,若蹲厕强努,可导致术后创面出血。五仁丸加减方治疗重在清热润肠,方中果仁类药物都含有油质,其功能是润肠燥而不伤津液;地榆,槐花能清大肠热,并有凉血止血收敛之功;生地,元参可清热滋阴凉血;当归活血止痛,若便秘较重者可加大黄,元明粉;局部焮红肿痛者加公英,败酱草。
2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2.1 适应症:术后便秘,创面渗血或滴血不止,坠胀,舌红苔黄,脉弦数。
2.2 方药:地榆槐花丸加减(二花,公英,当归各 15g,地榆炭,槐花炭,黄芩各 10g,椿根皮 12g,仙鹤草,瓜萎各 30g)。
术后的出血分为原发性核继发性(出血),原发性是指手术后创面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当天,出血量多少不等,继发性出血是指被结扎痔核坏死脱落期的出血,或高位肛痔切开挂线后血管被挂线勒断引起的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一周左右,出血量大约数百毫升至上千毫升,大便秘结,剧烈活动或饮食节多为诱因,也有少数系患者自身的出凝血机制障碍所致,出血量较多的需手术结扎止血,少量渗血或滴血可用地榆槐花丸加减方治之,如术后常规服用此方,可起到预防出血的作用,方中二花,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地榆炭,槐花炭,椿根皮,仙鹤草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黄芩清热理气;当归活血化瘀消肿;瓜萎清热润燥通便,若便血较多者易另加三七粉 6g 冲服。
3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3.1 适应症:术后组织水肿,疼痛,或有血栓形成,大便干燥,舌苔白腻或黄腻,舌质红,脉弦数。
3.2 方药:防风秦艽汤加减(二花,连翘各 15g,钩藤 30g,当归,赤芍,土茯苓,防风,秦艽,黄芩各 10g,瓜萎 15g)。
术后由于被结扎的痔核复位不良,或包扎不当,或久坐,久蹲等因素所致。根据辩证服用本方常可奏效,方中二花,连翘,钩藤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当归,赤芍活血化瘀消肿;秦艽,防风疏风祛湿;黄芩消热理气;土茯苓清热解毒利湿;瓜萎清热润肠通便,若水肿明显加猪苓,泽泻,疼痛严重者加元胡,乳香,没药,小便不利者加车前子,木通,竹叶,局部有血栓形成者加桃仁,红花,可局部用硝矾五倍于子汤或祛毒汤坐浴,外敷消肿膏配合提高疗效。
4 清热解毒,利尿渗湿
4.1 适应症:术后小便短赤或排尿不利,舌苔黄腻,脉滑数。
4.2 方药:五苓散加减(二花,生石膏各 15g,公英 15g,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牛蒡子,生甘草各 10g,木通,杏仁各 6g,麻黄 3g)。
方中二花,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猪苓,茯苓,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通调水道;生石膏清肺泄热;麻黄,杏仁宣肺解表润肠,牛蒡子清热解毒,散风宣肺;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合用麻杏甘石汤,是用其辛凉宣泄清肺之功。
5 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5.1 适应症:术前持续性便血,术后失血较多,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倦怠无力,伤口愈合缓慢,舌淡苔白,脉沉细。
5.2 方药:八珍汤合增液汤加减(二花,生地,党参各 15g,槐花,当归,白芍,丹皮,元参,麦冬,茯苓各 10g,炙甘草 6g)。
年来体弱,气血亏损需施行手术者,或手术前后失血过多者,或伴有肝病,结核病而终需手术者,应在术后采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法,方中二花,槐花清理大肠蕴热;当归,白芍养血育阴;丹皮,元参,生地,麦冬清热滋阴;党参,茯苓健脾益气;甘草清热调和诸药,午后低烧者加地骨皮,青蒿;食欲不振者加焦山楂,焦麦芽,砂仁;肢冷畏寒,创面晦暗不鲜者加肉桂,白芥子;失眠者夜交藤,远志,炒枣仁,本方旨在养清热,因此不能苦寒太过而伤阴。
临床观察直肠疾病中绝大多数致病因素与热邪有关。根据“热则清之”的理论,在痔瘘术后辩证应用清热解毒法,疗效较满意。
按照会议议程,现在我将2009年市政协委员述职活动的有关情况,向各位常委作一个汇报。
今年我们开展的委员述职活动,自7月底开始动员部署,到8月下旬全面完成,基本上用了1个月左右时间。虽然时间比较紧,任务比较重,但无论从全体委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来看,还是从活动本身产生的实际效果来看,都是一次高质量的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次开展的委员述职活动,对加强新一届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对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推动政协履行职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家知道,2007年,也就是五届政协的最后一年,市政协开展了第一次委员述职活动。第一次述职活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是Xx市政协加强委员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创新之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也是我市政协委员工作取得一系列成功经验的良好开端,更为我们开展好今年的委员述职活动奠定了基础。
今年的委员述职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精心组织安排,各项工作高效有序
这次述职活动,虽然有2007年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两年来情况有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六届政协的新委员,占到委员总数的55%以上,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述职活动。为使活动取得真正的效果,在组织工作方面做到了这么几点。
一是领导重视。市政协党组非常重视这次活动,党组成员和驻会主席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Xx主席多次听取汇报,要求政协机关以高度的责任感,精心组织安排,确保述职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7月30日,市政协召开委员活动小组组长会议,对述职活动进行动员部署。郭主席在会上讲话,对开展好述职活动提出了要求。市政协其他领导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各位主席不仅亲自到小组参加述职,还与分管委办一起,加强对所联系的委员活动小组述职活动的组织领导。
我于**年进入该公司,根据公司的需要,目前担任**职,负责**工作。
本人工作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极富工作热情;性格开朗,乐于与他人沟通,具有良好和熟练的沟通技巧,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感强,确实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和公司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配合各部分负责人成功地完成各项工作;积极学习新知识、技能,注重自身发展和进步,平时利用放工时间通过培训学习,来进步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正在电大就读专科,以期将来能学以致用,同公司共同发展、进步。
**月来,我在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及关爱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综合看来,我觉得自己还有以下的缺点和不足:一、思想上个人主义较强,随意性较大,显得不虚心与散漫,没做到谦虚谨慎,尊重服从;二、有时候办事不够干练,言行举止没注重约束自己;三、工作主动性发挥的还是不够,对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不够,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间隔;四、业务知识方面特别是相关法律法规把握的还不够扎实等等。
在今后的工作计划和学习计划中,我会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其他领导、同事学习,我相信凭着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一定能够改正这些缺点,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根据公司规章制度,试用职员在试用期满两个月合格后,即可被录用成为公司正式员工。因此,我特向公司申请:希看能根据我的工作能力、态度及表现给出合格评价,使我定期转为正式员工,并根据公司的薪金福利情况,从XX年5月起,转正工资调整为1800元/月。
来到这里工作,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进步,也激励我在工作中不断前进与完善。我明白了企业的美好明天要靠大家的努力往创造,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企业的美好明天更辉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上进,希看上级领导批准。
此致
关键词: 政治抒情诗 胡丘陵 历史意识 人性光辉
一
诗歌的“宏大话语”受到拆解是20世o90年代以来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诗歌的个人化、内心化、知识分子化甚至“身体化”①写作进入了诗歌写作。在这样的写作语境下,该怎样谈论有着明显本质主义倾向的政治抒情诗,值得关注。
提起政治抒情诗,多数人都不会陌生。作为中国当代诗歌中最特殊的一类,“政治抒情诗”的提法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尽管它实际出现的时间可以再向前推进到20年代与30年代的“左翼”作家蒋光慈、殷夫等人处。
一般而言,对于第一代政治抒情诗人来说,政治抒情诗主要强调诗的政治性,即在主题上,诗歌必须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必须与人民群众,尤其是工农兵相结合,必须表达无产阶级的建设热情与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成就,必须歌颂党的领导等;艺术风格上,必须明朗纯净,不允许晦涩难懂;对于作家个人来说,他必须融入革命群体之中才是关键的,即如张继红所言,在“人民性”的阶级话语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双重规约下,“十七年文学”则集中地表达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建构,并在个人/群体、民族/世界等二元关系中,书写诗人见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主人翁精神②。换言之,第一代政治抒情诗人的任务,是以文字的方式参与到意识形态的阐释之中,诗是意识形态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③,比如郭沫若的《新华颂》、贺敬之的《回延安》、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等。这些诗歌曾经轰动一时,因为它们是战歌,是颂歌,是充满建设热情与战斗精神和鼓动性的。
有趣的是,当人们谈论“十七年”期间的政治抒情诗时,谈论的重心往往落在“巨大的热情”“伟大的奉献”等话语上,而非诗的审美特性。笔者认为,这些政治抒情诗实际上并非建立于“诗”,而是建立在异于诗的“其他性”上。
即使是那些被认为“经典”的“十七年”政治抒情诗,依然存在二元对立。比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整首诗依然是在好人/坏人、奉献/剥削的二元对立的框架下写作的,只不过情感有所节制而已。“十七年”政治抒情诗为这一状况开了这样一个头。
那么,政治抒情诗是否就已经缺失了诗的价值而难以彰显于当下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二
胡丘陵的长诗《2001年,9月11日》和《》可谓给政治抒情诗带来了一股活力。
由于“十七年”政治抒情诗中大量“包罗万象的词”④占据了本来就狭窄拥挤的诗歌公共空间,要打破读者偏见与政治抒情诗自身的局限性,从而写出一种新的,尤其是有一定长度的政治抒情诗是不易的,就连胡丘陵本人也坦言这是一次“精神历险”⑤。但从创作实绩来看,胡丘陵的这次“精神历险”是颇有收获的。
蓝棣之、谢冕等著名学者把胡丘陵称作“第三代政治抒情诗人”的典型代表。胡丘陵擅长写长诗,他的诗紧扣当代生活现实又能超越其中,用诗人的精神观照和关怀现实与历史。《2001年,9月11日》和《》就是其中的代表。
《2001年,9月11日》和《》虽然被定义为政治抒情诗,但由于诗歌本身较长及诗歌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实际上也是叙事的。与第一代政治抒情诗人所不同的是,胡丘陵这两部长诗的对象要么是媒体的镜像,要么是历史的尘埃,严格来说,胡丘陵并没有亲身经历过与“9・11”。这种“无经历的写作”固然在某种程度上会损害诗歌叙事的真实感,但正是因为这种“缺席的经历”,使胡丘陵能够摆脱僵一些束缚,创作出具有历史意识和人道情怀的诗歌。
不得不说,胡丘陵具有较强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主要体现在他的历史参与意识之中。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对译,而是“通过对这个复杂的文本化世界的阐释,参与历史意义创造的过程,甚至参与对政治话语、权力运作和等级秩序的重新审理”⑥。也就是说,一个具有高度历史意识的诗人在描写历史事件时,并不会把历史当作客观的事件,而是把它当作文本,把历史文本化,这种“文本化”绝不是肆意篡改历史,把历史当作玩具,而是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发掘人性共通之处,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观照历史。在《2001年,9月11日》中,有这样的诗句:“那股通过卫星传来的浓烟/呛得我喘不过气来/小女孩美妙的琴声/被戛然撞断/老奶奶菜篮里的西红柿/滚落在地/流出血的汁液/……我的那些从海中打捞的整整齐齐的诗句/也被撞倒在海里/东一行,西一行/至今,还不知所经的旅途/到处流浪。”⑦而在《》中则有这样的诗句:“将军们,看着自己精心培养的战士/一个一个长成草/自己的头发、眼睛和心都长出草来/手挽手,走过若尔盖/走过这片世界上最不踏实的土地/以后走什么样的路/都踏实无比了。”⑧
胡丘陵本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9・11”的现场,更不可能看见“老奶奶的菜篮”和听见“小女孩美妙的琴声”,他所了解到的关于“9・11”的一切,都来源于媒体报道,也就是说,胡丘陵诗歌所面对的历史,本身就是文本的。如果诗人用客观的标准处理这些素材,那么诗歌势必会显得幼稚可笑。胡丘陵把目光从宏达的历史事件中移开,利用想象,塑造了在“大历史”背景下受难的普通个体的形象,他似乎并不在意历史事件本身,而在意事件中的人,尤其是没有抵抗能力的鲜活的普通人。
三
胡丘陵似乎有意在历史文本中重新塑造一个“人”的历史文本,比如上文提到的《》中的诗句。过草地一向被塑造为“艰苦”和“牺牲”的代名词,如果胡丘陵继续以此为写作基点,则难免使诗歌流于重复。好在胡丘陵避开了某些代名词,新写了这一历史文本,用细腻的情感替代了持续的呐喊,既维护了诗歌的想象,写出了独特的历史体验。
伊丽莎白・鲍温在《小说家的技巧》中说:“小说不只是叙述一下人们的经历而已,它还要在经历之外添加一些什么……小说决不是新闻报道,它写的并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重大事件……小说家的想象力具有一种独特的力量。这种想象力不只能创造,而且能洞见。它是一种强化剂,因之,哪怕是平凡普通的日常事物,一经想象的渲染,也具有了力量和特殊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真实,更富于内在的现实性。”⑨
尽管鲍温谈论的是小说,但诗歌的真实亦是如此。对于诗歌,尤其是以历史事件为对象的诗歌来说,想象的真实比起新闻式的真实,更具有艺术的力量。胡丘陵这两部诗的写作,可以说是“想象的胜利”。他完全不拘泥于“客^”,而是尽情发挥想象,构造富于情感的“历史诗句”。《2001年,9月11日》中有这样的诗句:“听一听小珍妮稚嫩的童声/妈妈,我才俯瞰这/美丽的城市/为什么要成为最后的一瞥/妈妈,我要摘取红红的太阳/可太阳,一下子/就倾斜了/太阳好热,我好热/原来不是太阳在燃烧/许多吊灯都成了他的玩具/只是小手/来不及动弹/听一听爱丽丝的电话/‘妈妈,我爱你’/然而,这是最后一次。”⑩想象的小女孩与想象的母亲不一定在灾难的现场,但诗人却把他们放置在了现场,通过与暴力行径的对比,这种女性和孩子的柔情更能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的同情与忧虑,这也就是鲍温所说的“内在的现实性”。
胡丘陵曾说:“诗人必须是人类命运峰值的独行者,但又必须与芸芸众生共享空气、雨露和阳光。诗,永远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歌唱。”???从表面上看,胡丘陵要说的似乎是诗歌的社会性和现实性问题,但实际上,他强调的是与芸芸众生的共生性问题,是诗歌的人性问题。在胡丘陵看来,诗歌必须是人性的。
在《2001年,9月11日》中,胡丘陵写道:“如果你感到这寒冷的冬天有些漫长/请用我的诗歌取暖/如果你感到被撞的地球还在疼痛/请用我的诗歌疗伤。”???诗歌能否用于“疗伤”我们并不清楚,但是诗人的人性意识是清晰可见的:“养老院里/一位朝鲜战场短腿的老兵/露出了他一生中,最为灿烂的笑容/另一位曾用机关枪击毙过15名美国大兵的老兵/愤怒地表示/如果需要,他将与50年前的敌人一道/走上反击恐怖的战场。”???昔日因政治原因而枪炮相加的敌人,在胡丘陵的笔下,成了为人类共同利益而奋战的团体,也许在胡丘陵看来,人类的命运本就是一致的,人们只该为共同的敌人而奋战,诗人是关怀人类的。在《》中,胡丘陵写道:“为了这一山石头/两个用不同刺刀刺倒对方的战士/四只鼓胀的眼睛,发现对方是自己的兄弟/一个被抓走的,不得不上战场的哥哥/一个因为哥哥被抓走/毅然上战场为哥哥报仇的弟弟。”???战争中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是胡丘陵所同情的,这也是胡丘陵诗歌人性光辉的所在。
胡丘陵好像是一个矿工,坚定地在现实的不完满之中挖掘黄金,并把这些历尽千辛万苦挖掘出来的闪闪发亮的黄金,一个个放到读者的面前,饱含深情地向读者介绍这些小石头的美好与光亮。
从第一代缺乏象征的政治抒情诗到胡丘陵充满历史意识与人性光辉的政治抒情诗,这一类型的诗歌似乎已经走出模式,走向了一个更开放和优秀的未来。但政治抒情诗似乎不易摆脱“主题先行”。创造诗的天然意象,将有助于政治抒情诗的创作与传播,而胡丘陵给出了自己的方法与手段――把历史意识穿政治内容之中,用人性的光辉照亮它们。
注释:
①“身体化”写作实际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的“身体化”写作主要指的是对女性身体的直接,甚至的描写,比如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极受欢迎的余秀华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身体化”写作并不是强调作品中“身体”的在场,因为没有“身体”在场的作品是不存在的。
②张继红:后革命时代,政治抒情诗何以可能?――从胡丘陵的“后政治抒情诗”创作谈起[J].芙蓉,2013(3).